数字人文在中国(1980-2020)——一个人文视角的回顾与观察
赵 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
一、引子:准备与形成阶段[1]
(一)数字化和文献计量的准备阶段
(二)摸索和形成阶段(2009-2015)
二、现状:契合发展阶段(2016-)
(一)数字人文学术的繁荣
(二)“技术共同体”初步显形
2019年12月“中国古代皇室家族树”在清华美院展出
(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驱动力
2019年10月上线的上海图书馆“历史人文大数据平台”(Demo版)统一知识检索服务
三、“复数的数字人文”与批判的数字人文
据CNKI检索结果“可视化分析”得到的“数字人文”主题相关文章学科分布
2018年1月6日,全国来自艺术学、历史学、地理学和GIS、信息科学、建筑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齐聚南大高研院,围绕数字人文的机构、译介、教学进行探讨,决议成立南京大学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
四、前景、挑战与问题
2020年10月由上海图书馆和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人文年会(DH2020)
致谢与说明
本文的写作和修订,承蒙刘石、李飞跃、朱本军、高树伟、徐力恒、刘炜、邱伟云、陈静、刘明、徐嘉泽、朱翠萍、王宏甦、韩玉凤、赵生辉、夏翠娟等多位师友指点帮助,此致谢忱。
【本文前半段中的部分内容,于2021年3月提交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由“世界人文学科发展报告(中国部分)”收录(与李飞跃合作,约1万字,或及英文版)。后扩展为《数字时代人文学研究的变革与超越:数字人文在中国》(约1.8万字),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6期(2021年7月)。本次整理编发虽为未删节本(约3.8万字),然就本文所涉议题而言,个人眼界精力实有限,故仍是陈其大略,挂一漏万,恳请方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xiye1002@163.com。】
向上滑动 查看注释:
[1] 数字人文发展的分期,参考了CNKI对相关论文发表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也参考了王晓光、林施望等人的文章。Wang, Xiaoguang, Xu Tan, and Huinan Li. "The Evolu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China." Library Trends 69, no. 1 (2020): 7-29. Lin, Shiwang. "The Study of Pr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Digital Era: New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Databases,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es." Library Trends 69, no. 1 (2020): 269-288.
[2] 某种说法将中国数字人文的“起源”追溯至1930年代起哈佛燕京学社编制古籍引得的一系列工作。而中国人最早受《圣经》索引编纂中“逐字索引”(concordance,“堪靠灯”)的影响,还可上溯至1921年蔡廷干为《道德经》编制《老解老》一书,这一对后来中国索引学影响至巨的创生事件。此外,这些工作与罗伯特·布萨(Robert Busa)神父编制托马斯·阿奎那索引项目的不同,乃在于其时电子计算机还没有发明,编纂者无法求助于P.Tasman,这样来自IBM商业机器公司的工程师,采用打孔器和磁带,或大规模数据处理设备如IBM705等,完成自动化的程序,故而在某种意义上仍被认为是属于传统文献学领域的工作。
[3] 据介绍,早在1975年,在德国汉堡大学任职的吴永彤就使用电脑完成了英译《诗经》的索引编制工作。同年,四川大学利用电子计算机来从事甲骨碎片缀合的工作。这些应该是更早出现的古籍数字化实践。参见毛建军:《古籍索引的电子化》,《中国索引》,2006年第4期。耿元骊:《三十年来中国古籍数字化研究综述1979-2009》,《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 田奕:《古籍整理与研究的电脑化》,《中国文化》,1994年第9期。郑永晓:《钱锺书与中国社科院古代典籍数字化工作》,《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栾贵明、李秦:《微电脑与古文献研究》,《古籍整理与出版情况简报》,1984年8月20日,第127期。
[5] 史睿:《论古籍的数字化与人文学术研究》,《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第2期。
[6] 耿元骊:《三十年来中国古籍数字化研究综述1979-2009》,《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 徐力恒:《华文学界的数位人文探索:一种“史前史”的观察角度》,《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三十卷,第二期,2020年6月。张轴材:《<四库全书>电子出版工程与中文信息技术》,《电子出版》,1999年第2期。
[8] 此处依据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朱本军副研究馆员的详细解释,特此感谢。
[9] 四个语料库分别为:汉语现代文学作品语料库(1979年,武汉大学,527万字)、现代汉语语料库(198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万字)、中学语文教材语料库(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106万字)和现代汉语词频统计语料库(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182万字)。参见宗成庆,曹右琦,俞世汶:《中文信息处理60年》,《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4期。
[10] 陈大康:《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1辑。
[11] 李铎:《从检索到分析——计算机知识服务的时代》,《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
[12] 史睿:《论古籍的数字化与人文学术研究》,《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第2期。郑永晓:《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
[13] China Multi-Generational Panel Data Series,简称 CMGPD,该系列数据库包含辽宁、双城和皇族三个子数据库,其中前两个已经在ICPSR网站上对全球学界免费公开:https://pcms.icpsr.umich.edu/pcms/reports/studies/27063/utilization;https://pcms.icpsr.umich.edu/pcms/reports/studies/35292/utilization。
[14] 据悉,截止2020年10月,已有123篇论文和著作使用或引用了CMGPD-LN或CMGPD-SC数据。其中有八个成果赢得了九个学术奖项或认可。
[15] 梁晨,张浩,李中清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三联书店,2013年。
[16] 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清史研究》,2016年第4期。
[17] 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chinesecbdb
[18] 这是一个关于公元前221年至1911年中国历史的人口聚居地和历史行政单位的数据库,已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可用于空间分析、时间统计建模,或在选定的历史时空单位上创建数字地图等。http://sites.fas.harvard.edu/~chgis/ 在该项目基础上,2021年7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面向查询和访问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 http://timespace-china.fudan.edu.cn/
[19] 台湾“数位人文”的发展分期,兴许与大陆地区并不一致,台湾学者也多有自己的看法。如林富士先生在《“数位人文学”白皮书》中,将台湾的数位人文截断为“自动化与资料库(1980-2000)”、“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2001-2012)”、“数位人文学(2013-)”三个时期。此处为论述方便故,权且采用一致的历时描述框架。参见林富士等:《“数位人文学”白皮书》,台北:中央研究院数为文化中心,2017年。
[20] 郝幸仔:《从“数位典藏”到“数位人文”和“空间人文”——黄进兴院士访谈录》,《数字人文》第三期,2020年,中华书局。
[21]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22] 毛建军:《古籍索引的电子化》,《中国索引》,2006年第4期。
[23] 鲁·伯纳、麦克·苏宝麦昆、马德伟著,谢筱琳、黄韦宁译:《TEI使用指南——运用 TEI 处理中文文献》,https://mbingenheimer.net/publications/TEI-ChinLoc-2ndPrintEd.pdf
[24]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5] 关于香港地区的古籍数字化,此前已有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徐力恒文章详述其情形,此处不再赘笔。参见徐力恒:《华文学界的数位人文探索:一种“史前史”的观察角度》,《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三十卷,第二期,2020年6月。
[26] 陈东辉:《台港地区所编古籍索引综述》,《辞书研究》,2005年第3期。
[27] 邱伟云,郑文惠:《观念史研究数据库: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邱伟云、陈静主编:《数字人文实践:数据库》,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28]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
[29] 陈静将2009年的现代语言协会年会(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上出现了诸多“数字人文”相关主题的panel,视为其合法性得到肯定的标志。陈静:《历史与争论——英美“数字人文”发展综述》,《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3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55-275758.html
[31] 此处及下文中涉及的论文发表情况,均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的查询和分析结果。
[32] 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
[33] 王晓光、江彦彧、张璐:《敦煌壁画图像语义描述层次实证模型》,《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第19期。
[34] 朱锁玲,包平:《方志类古籍地名识别及系统构建》,《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第3期。
[35] 郭金龙、许鑫、陆宇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文本挖掘技术应用进展》,《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8期。
[36] 黄水清,王东波,何琳:《以<汉学引得丛刊>为领域词表的先秦典籍自动分词探讨》,《图书情报工作作》,2015年第11期。黄水清,王东波,何琳:《基于先秦语料库的古汉语地名自动识别模型构建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第12期。
[37] 陈静:《历史与争论——英美“数字人文”发展综述》,《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38] 金雯、李绳:《“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4期。
[39] 陈刚:《“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王涛:《挑战与机遇:“数字史学”与历史研究》,《全球史评论》,2015年第8期。王兆鹏:《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郑永晓:《情感计算应用于古典诗词研究刍议》,《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4期。刘京臣:《大数据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图像检索为中心》,《文学遗产》,2015年第3期。
[40] 年洪东,陈小荷,王东波:《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作者身份识别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第4期。许超:《<左传>的语言网络和社会网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赵思渊:《19世纪徽州乡村的土地市场、信用机制与关系网络》,《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赵薇:《“社会网络分析”在现代汉语历史小说研究中的应用初探——以李劼人的<大波>三部曲为例》,项洁编,《数位人文:在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年。
[41] https://dh.chinese-empires.eu/markus/beta/index.html
[42] https://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chinese/index.php
[43] 陈静:《历史与争论——英美“数字人文”发展综述》,《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44] 此节观点,出自邱伟云:《我国台湾数字研究进程(2009-2017)》,《图书馆论坛》2020年第4期。
[45] 朱本军、聂华:《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会议综述》,《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年第5期。
[46] https://www.zhongwen.tsinghua.edu.cn/info/1125/1049.htm
[47] 正在筹建中的,还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其筹建宗旨是“为历史学、考古学和科学史等人文学科在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发展打造基础设施,同时与国内外的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展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https://news.nwu.edu.cn/info/1002/15227.htm
[48] 【美】安妮·伯迪克等著:《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马林青、韩若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英】大卫·贝里、【挪】安德斯·费格约德:《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王晓光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
[49] 【英】梅丽萨·特拉斯等编:《定义数字人文》,陈静,王晓光,王涛,徐力恒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50] 参见金观涛、邱伟云、梁颖谊、陈柏聿、沈锰坤、刘青峰:《观念群变化的数位人文研究——以<新青年>为例》,收于项洁主编:《数位人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年12月),页427-463等系列文章。
[51] 李娜,包平:《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方志古籍地名自动识别模型构建》,《图书馆》,2018年第5期。王涛:《18世纪德语历史文献的数据挖掘:以主题模型为例》,《学海》,2017年第1期。赵思渊:《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数据化与文本挖掘:以<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为例》,《清史研究》,2016年第4期。胡存璐,胡恒,陈必佳,康文林:《清代州的政区分等与知州选任的量化分析》,《数字人文研究》,2021年第1期。王蕾,薛玉,肖鹏,申斌:《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图书馆论坛》,2018,第三期。
[52] 尚闻一,梁兴堃:《“镇冀之间,自为一秦”:中晚唐河北藩镇人员外流的量化分析》,《数字人文》,2020年第4期。
[53] Q.Y. Hu, B. Liu, J.B. Gao, K.L. Nielbo, M.R. Thomsen, Fractal scaling laws for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sentiments in Never Let Me Go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riting, adaptation and reading of novels, World Wide Web Journal 2021,https://doi.org/10.1007/s11280-021-00892-5。胡启月,刘彬,高剑波:《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客观评价:基于台词情感自相似分形分析》,《数字人文》,2021年第1期。
[54] 项洁、陈丽华、杜协昌、钟嘉轩:《数位人文视野下的知识分类观察:两部官修类书的比较分析》,《东亚观念史集刊》,第9期。 项洁、洪一梅:《数字人文取径下的淡新档案重整与分析(上)》,《档案学通讯》,2020年06期。
[55] 诸雨辰,李坤:《<汉书·艺文志>目录分类再审视》,《数字人文》2021年第3期,即出。
[56] Spencer Stewart, 赵薇:《“新文类”,比较文学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民国时期期刊语料库(1918-1949),基于PhiloLogic4”为例的探索》,第二届全国数字人文年会(DH2020),2020年10月。
[57] http://jiuge.thunlp.org/index.html
[58] Zhipeng, Guo, et al. "Jiuge: A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v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gener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5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ystem Demonstrations. 2019.
[59] https://seg.shenshen.wiki/
[60]古联公司开发“古籍自动标点系统”:http://autopun.ancientbooks.cn。龙泉寺贤超法师开发“古籍·酷”自动标点系统:https://www.gj.cool/gjcool/index
[61] https://wyd.kvlab.org
[62] https://mp.weixin.qq.com/s/xWIw2W1K0miLHhfLOttFiw;王东波,刘畅,朱子赫,刘江峰,胡昊天,沈思,李斌:《SikuBERT与SikuRoBERTa: 面向数字人文的《四库全书》预训练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图书馆论坛》,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10819.2052.008.html
[63] 包弼德, 王宏苏, 傅君劢, 陈松, 柳舟, 朱厚权:《“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的历史、方法与未来》,《数字人文研究》,2021年第1期。
[64] Deng, Ke, et al. "On the unsupervised analysis of domain-specific Chinese tex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22 (2016): 6154-6159; 徐嘉泽,潘长在,贺莉丽,王宏甦,张力伟,邓柯:《基于TopWORDS方法的古文献专名识别——以<汉书>和<明史>为例》,《数字人文》,2020年第2期。据悉,关于TopWORDS升级系统TopWORDS-MEPA的最新成果也将在不久面世。
[65] 包弼德:《群体、地理与中国历史:基于CBDB和CHGIS》,《量化历史研究》,2017年Z1期。
[66] 【比】魏希德著:《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信息、领土与人际网络》,刘云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该网络的关系数据在编码和标注过程中,极大地借助了CBDB和CHGIS中已有的人物ID信息和地理信息。见https://chinese-empires.eu/reference/information-territory-and-networks/
[67] 严承希,王军:《数字人文视角:基于符号分析法的宋代整治网络可视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年第5期。
[68] 徐永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几种可视化途径——以汤显祖研究为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69] 刘飞燕、高剑波:《隋唐至宋时期精英社会网络动力学的演化研究》,《数字人文》,2020年第1期。
[70] 王涛:《数字人文框架下<德意志人物志>的群像描绘与类型分析》,《历史研究》,2018年第5期。
[71] 陈松:《为学作记——从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视角看宋代地方官学碑记的作者和主题》,《数字人文》,2020年第4期。
[72] 严程:《顾太清交游网络分析视野下“秋红吟社”变迁考》,《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73] 许超:《<左传>的语言网络和社会网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74] 赵薇:《社会网络分析与“<大波>三部曲”的人物功能》,《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9 期,《网络分析与人物理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2期。廖俊凡:《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儒林外史>为例》,台湾大学电机资讯学院资讯网络与多媒体所硕士论文,2010年。
[75] 邱伟云:《词汇、概念、话语: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美”之观念的建构与再现》,《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2019年第1期。邱伟云、严程:《心寄乐园,凝望人间:中唐诗空间方位的数位人文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8期。
[76] 李惠,侯君明:《古代书信文献的社交网络模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张光伟:《西夏文字典<文海>的网络分析》,《数字人文·网络分析专刊》,2021年第4期,即出。
[77] https://syxa.pkudh.org
[78] http://dh.kvlab.org/cbdb_vis/home.html
[79] http://ccaa.nju.edu.cn
[80] http://silkroad.fudan.edu.cn/
[81] www.srhgis.com
[82] 此段观点来自于潘威,王哲,满志敏:《近20年来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发展成就》,《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年第1期。“中国历史地图地理信息平台”网址:http://sjmap.sjtu.edu.cn。
[83] 范毅军:《地方知识的时空架构——台湾历史文化地图》,廖泫铭 ,范毅军:《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历史学与信息化结合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应用》,《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21年第3期。
[84] 林敬智:《地理信息系统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载蒋竹山主编:《当代历史学新趋势》,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9年3月,505页。关于台湾历史地理信息研究的情况,请参考此文。
[85] 陈刚:《“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潘威:《“数字人文”背景下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应对——走进历史地理信息化2.0时代》,《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86] 胡恒:《清代政区分等与官僚资源调配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9 年第 3 期。
[87] http://amap.zju.edu.cn/,2021年9月2日登入。
[88] http://tj.teacher.360eol.com/teacherBasic/preview?teacherId=3227
[89] 马昭仪,何捷,刘帅帅:《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时空叙事数字模型研究——以<李娃传>为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
[90] 简锦松:《杜甫夔州诗之现地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山川为证:东亚古典文学现地研究举隅》,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年。
[91] 唐宸:《天象模拟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以Stellarium软件为例》,《数字人文》,2020年第1期。
[92] 王晓光,谭旭,夏生平:《敦煌智慧数据研究与实践》,《数字人文》,2020年第四期。曾蕾,王晓光,范炜:《图档博领域的智慧数据及其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年第1期。
[93] http://dh.whu.edu.cn/dhvocab/home,http://dh.whu.edu.cn:8080/tematres3.0/vocab/index.php,119.23.222.168:1015/wutaishanzhanlan/。
[94] http://gqjy.bjjy.cn/
[95] Zhu, Benjun and Jiuzhen Zhang. "Digital Humanities Cyberinfrastructure for Ancient China Stud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ibrary Trends, vol. 69 no. 1, 2020, p. 319-333.
[96] https://ctext.org/
[97] 王宏甦,徐力恒,包弼德:《服务于中国历史研究的网络基础设施》,“第七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2016年12月,台北。王宏甦,徐力恒,包弼德:《用于中国历史研究的网络基础设施:对相关探索的建议和展望》,《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6期,台湾数位人文学会,2020年10月。
[98] https://ctext.org/digital-humanities/shanghai2018
[99] 包弼德,夏翠娟,王宏甦:《数字人文与中国研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杂志》,2018年第11期。
[100] 颜维琪:《中文在线与CBDB项目组在沪签约》,《光明日报》,2018年3月17日。
[101] 事实上,自2014年起,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就举办了“数字人文”冠名的研讨会(如“数字人文与语义技术研讨会”IT4L),上海图书馆提出家谱数字人文平台的构想,从此开始数字人文的实践工作。http://society.library.sh.cn/node/322 感谢夏翠娟老师提供信息。
[102] 夏翠娟:《面向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论图书馆学对数字人文方法论的贡献》,《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3期。夏翠娟,刘炜,陈涛,张磊:《家谱关联数据服务平台的开发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年第3期。上海图书馆团队同仁发表的论文可见于:http://dhblog.library.sh.cn/zh-hans/papers
[103] 姚啸华:《基于关联数据和IIIF的数字文献资源再组织研究——以上海图书馆历史人文大数据平台近代报纸资源为例》,《数字人文》,2021年第2期。
[104] https://dhc.library.sh.cn/
[105] 朱本军:《重视新文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8日。
[106] 刘石,孙茂松:《关于建设“中国古典知识库”的思考》,《人民政协报》,2020年8月24日。
[107] 如以李斌,王璐,陈小荷,王东波:《<左传>知识库》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文献文本标注与可视化研究——以《左传》知识库为例》为代表的,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学引得丛刊》的典籍知识库构建及人文计算研究”支持的多项成果。
[108] 王贺:《目录学向何处去?》,《上海书评》,2019年3月19日。《危机中的意义:再论“目录学向何处去”》,《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19年第2期。胡士颍:《道教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刍议》,《中国道教》,2019年第6期。
[109] http://docusky.org.tw/DocuSky/home
[110] https://www.inindex.cn
[111] http://guji.xueheng.net
[112] 李惠、侯君明、陈涛、朱庆华、刘炜:《含珠与萤光:古代书信网络的衍化研究》,《数字人文》,2020年第1期。
[113] 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详见下图,检索时间2021年3月18日。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先生在《数字人文》创刊仪式上曾指出这个现象,提醒大家的注意和思考。https://mp.weixin.qq.com/s/Ew8-wyaXQDyfWS3NmGyrUA
[114] 这一粗略划分,来自西藏民族大学赵生辉教授的观点。
[115] 颜佳、姚啸华:《数字人文发展的“主导者”与“使能者”——2020数字人文年会“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专家论辩综述》,《数字人文》,2021年第2期。
[116] 陈静:《复数的数字人文——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数字人文》,《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第4期。
[117] 成一农:《抛弃人性的历史学没有存在价值——“大数据”“数字人文”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18] 刘炜,叶鹰:《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讨》,《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年第5期。
[119] 某种意义上,这正是Unsworth的本意
[120] 关于计算批评的解释学问题,以及它和基础设施的关系,需要另一篇文章来论述,在此不做展开。
[121] 大卫·贝里,安德斯·费格约德:《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王晓光等译,18-19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122] 陈静:《当下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现状及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复数的数字人文: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数字人文》,《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第4期。
[123] 姜文涛:《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印刷文化基础设施,20世纪文学批评史,以及文学社会学》,《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第4期。
[124] 但汉松:《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
[125] 赵薇:《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19年第4期;《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外国文学研究动态》,2020年第8期。《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Franco Moretti之后的世界文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8期。 《计算创造力与计算批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3日。
[126] 正如量化史学的学者意识到的,量化历史方法不仅仅是“用数据说话”,而是提供一个系统的研究手段,让我们能同时把多个假说放在同一个统计回归分析里,看哪个解释变量、哪个假说最后能胜出。相比之下,如果只是基于定性讨论,这些不同假说可能听起来都有道理,无法否定哪一个,使历史认知难以进步。
[127] 【英】大卫·贝里、【挪】安德斯·费格约德:《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王晓光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7页,2019年。
[128] 刘石、李飞跃:《大数据技术与传统文献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129] 安妮·伯迪克,约翰娜·德鲁克等:《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马林青,韩若画译,第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15页。
[130] 黄水清:《人文计算与数字人文:概念、问题、范式及关键环节》,《图书馆建设》,2019年第5期。
[131] 同上
[132]“什么不是数字人文”专题,《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33] 项蕾等整理:《数字与文学的对话——“数字人文规范对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挑战”研讨会纪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8期。
[134] 此次研讨会的发言纪要全文详见陈静、王涛等,《“数字人文的学术评价体系:定义与规范建构”研讨会发言纪要》,《数字人文》2021年第1期。
[135] https://new.shuge.org/
[136] https://www.kuizhangge.cn/
[137]http://www.guoxuedashi.net/,https://sou-yun.cn/,https://www.ageeye.cn/。
本文为包含注释的完整版,转自公众号“探索与争鸣杂志”,原载《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6期(有大量删节)。
《数字人文》2021年第1期目录
首家数字人文门户网站上线
延迟:20世纪中的技术与小说
人文研究数字化:一场方兴未艾的变革
招募帖 | 研习与渗透:数字视野下的文史疑案
媒介嬗变视域下老北京叫卖声的历史变迁
数字使人文更新
投稿邮箱:dh2020@tsinghua.edu.cn
数字人文门户网站:www.dhlib.cn